首页

邕娘原创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4 05:43:36 作者:我国油气主干管网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万亿立方米 浏览量:58712

  友谊的河流,时而平静流淌,时而波澜起伏,却奔流不息,永不干涸。在我看来,拉丁美洲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友谊亦是如此。

  我来自阿根廷。从20多年前第一次访问中国迄今,我一共到过中国33次。与众多中国朋友结下的友情常常触及我心灵深处。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,也领悟了很多。

  在中国,我总是被创新的激情鼓舞。

  虽然来过那么多次,但我从不认为自己对中国的了解足够深刻。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,我每次到访中国都能发现这里的社会面貌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。支付手段的日新月异尤其令我感到惊讶。每次到北京,我都会住在王府井大街边的一家酒店。那里除了交通便利,附近的购物、餐饮、文化娱乐设施也很齐全。

  我特别喜欢逛王府井大街边的一家大型超市,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、应有尽有。我经常在这里为家人和朋友选购礼品。以前,信用卡支付在中国并不常见,因此,我一直使用现金支付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信用卡在中国各地风靡一时。现在,数字支付成了主要支付手段。还记得第一次在超市看到一位耄耋老人用手机完成了支付时,我深感震惊。

  在我看来,数字支付是中国人民运用科技创新服务生活的体现。除了数字支付,中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改革,人们拥抱创新,转化运用科技成果,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我喜欢探寻这里发生的新变化,也因此深受鼓舞。我相信,未来中国还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。

  在中国,我常常体会到“和而不同”的包容精神。

  在四川参观乐山大佛时,我与一位中国友人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学说进行了探讨。此前我仅仅是把阴阳理解为万事万物对立的两面,但这位友人解释说,阴和阳对立统一、相互转化,中国人更看重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。这让我茅塞顿开:阴阳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,两者可以相互转化。在正确看待两种差异较大的文明方面,如果双方站得更高,从整体、系统的角度来客观地观察对方,也许就能看到双方的互补性和共通之处。

  我由此联想到,不同国家的人们受到文化差异影响,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、角度各异,如果能保持更加开放心态,客观看待差异、平等相待、彼此倾听,或许就能从中得到更多灵感,找到不同国家、不同民(种)族、不同宗教信众和平共处、和谐相待之道。

  在中国,我深刻体会到加强交流、相互了解的重要性。

  我曾有机会访问中国西藏自治区。在我的脑海中,拉萨是一个纯净却封闭的地方。飞机降落后,我在那里的所见所闻与我想象中的图景大相径庭。我遇到一名身着红色僧袍的年轻僧人,他坐在那里使用手机查阅信息,这和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的年轻人一样。后来我才得知,现代通信设备和技术早已在西藏普及。西藏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,也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奔跑。

  中文有一个成语“冰山一角”,是指整个事物中已经显露出的很小的一部分。这是有科学依据的,由于冰的密度比海水小,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往往只占其总体积的10%左右。大多数时候,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容易停留在其表面。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我更加懂得谦虚待人、冷静处事。对于新结识的人或出现的新事物,也不要轻易下结论,而是要仔细观察、多方了解,不断加深自己的认识。如果能够摒弃成见和偏见,尝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,我们就能跨越文化差异,增进相互理解。

  我的中国故事还会继续下去。我希望能和更多的中国人接触、沟通、交流,从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中获得更多启发,为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作出贡献。

  (人民日报 作者为阿根廷—中国民间合作协会创始人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原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孙俊竹被开除党籍和公职

5月7日,茶山镇党建办相关负责人在回复极目新闻记者表示,这个经发局的副局长,实际上是没有级别的,不是网上传的副科,甚至是副处什么的,也不属于破格提拔。

两岸学子分享心得:春暖花开时节内心倍加温暖

上海11月21日电 (记者 陈静)记者20日获悉,上海市第三十一届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总决赛落幕。从生命奥秘到宇宙探索,从技术原理到AI应用,学生们以流畅清晰的英语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讲述前沿科学故事,展现了当代学子立足当下、放眼创造未来的志向。

山西文旅:“悟空”流量下的坚守与突破

记者:武夷山是贯穿亚欧大陆的“万里茶道”起点,这是继“丝绸之路”后又一条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。您的家乡里约热内卢,也恰是中国茶人登陆巴西的第一站。如今,中国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已逾10年,您如何看待?

广交会观察:中式韵味精品“圈粉”海外

同郑晓慧一样,很多中国留学生正在异国他乡通过不同方式传播传统文化。他们走上街头表演舞蹈、武术、民乐,与外国友人分享中国美食、科普中医知识,化身“代言人”,“花式”推介传统文化。

400余名青少年“舞”动长安 展示“小众”项目时尚魅力

近日,纳斯鲁拉和伊朗多名军事指挥官在以色列空袭中身亡,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表示,以色列将会后悔。两个多月前,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领土上被暗杀,有西方媒体甚至说,这是伊朗当局和革命卫队的“奇耻大辱”。是可忍孰不可忍,伊朗在“长时间自我克制”后,终于采取报复行动,于10月1日晚对以色列发动大量导弹袭击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